教务处-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
   
学院首页 分院导航

2017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
时间:2018-09-30 11:12:00   来源:    点击:

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国教督办函【201817号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”精神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黑政教督【20185号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”要求,为让上级部门更好地了解我院的办学情况,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建议,指导学院加强自身建设,改善办学条件,规范学院管理,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,在总结学院办学实际和按标准自评基础上,形成本自评报告如下。

一、学院基本情况

学校始建于1948年,200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,隶属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。

学院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7.43万平方米,下辖农场土地面积3000亩。教职工374人,其中专任教师132人,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39人、副高级职称55人。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人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(园艺实训基地教学团队、会计教学团队、水稻栽培技术教学团队),省级教学名师4人,省级教学新秀奖2人。在校学生3990人。

学校下设农学分院、建筑工程分院、动物科技分院、食品药品分院、机电工程分院、信息工程分院、经济管理分院、国际合作分院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、军事体育教学部等十个教学单位,开设各类专业42个。其中,先后建设了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,1个农业部支持重点建设专业,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,2个省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;省级精品课程11门。2017年获奖104项,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1项。学院现为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”副主任单位,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、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、中国现代牧业职业教育集团、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。

建校七十年,特别是晋升高职十余年来,学校遵循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服务发展为宗旨,以促进就业为导向”,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,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入手,不断加大内涵建设,学校的办学规模、办学条件、办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学校的教学改革、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师资建设、校企合作、对外交流、就业工作、科研工作、社会服务、后勤服务及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。

2006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、2011年学校通过了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、2014年顺利通过了省级骨干院校验收,被确定为“黑龙江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”。学院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,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,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平安校园,黑龙江省花园式学校,省级师德先进集体奖一项、个人奖四项,省级绿化先进标兵单位,佳木斯市帮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佳木斯市支农先进单位,佳木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、佳木斯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。

二、办学基础能力

(一)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(指标观测点1

学院不断拓宽收入渠道,积极筹措办学经费,制定了以保教学为中心的“一严,五保”经费使用原则,最大限度保障、满足、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畅开展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较充分物资基础,也为学院不断推进改革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,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了较充分的资金保障。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,中央、地方财政专项补贴,学杂费及其他事业收入等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5年投入约为6277万元,生均拨款16449元;2016年投入约为5660万元,生均拨款14505元;2017年投入约为5745万元,生均拨款14398元。

(二)教学仪器设备(指标观测点2

学院非常重视专业设施条件的改善,从满足教学实践需要,服务学生技术技能积累,服务产教结合,服务社会的目的出发,不断更新并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水平。学院的种、养、加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水平可以说在区域内是非常高的,为区域内的生产发展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2015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6662万;2016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79万;2017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7860万;生均超过了1.5万元(合格标准0.4万)。教学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,保证了教学实践与生产标准的统一,保障了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的同步。

(三)占地面积及教学科研用房(指标观测点3

学院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,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、行政办公用房面积8.9万平方米,生均22平方米(合格标准生均16平米);学生宿舍3.7万平米,生均9.2平方米(合格标准生均6.5平米)。学院农场土地面积3000亩,可以满足所有涉农专业教学实习实践使用。学院拥有设施完备、功能齐全的实验实训楼、教学楼、图书馆、塑胶体育场、体育馆(风雨操场)、餐厅、浴池等教学生活设施。

1  学校占地面积及教学科研用房情况一览表

年度

项目

2015

2016

2017

院校占地面积(平方米)

420604

420604

420604

教学科研及辅助、行政办公用房面积(平方米)

89437

89437

89437

在校生人数(人)

3816

3902

3990

生均占地面积(平方米/生)

110.22

107.79

105.41

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、行政办公用房面积(平方米/生)

23.44

22.92

22.42

 

(四)信息化教学条件(指标观测点4

学院以建设“智慧校园”为目标,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,提高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信息化水平。目前介入互联网出口宽带800Mbps,主干网带宽100兆,网络信息点数1500个,教学用终端(计算机)1177台,校园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。部分专业应用虚拟实训软件教学。实现了校园一卡通与水控系统、图书管理系统、数字化校园等系统的对接应用,一卡通使用范围涵盖校内就餐、图书借阅、校内购物、上机上网、实训管理等。构建了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现了学校行政办公、教务教学、招生就业、学生管理、顶岗实习管理、教学质量管理、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。

学院通过省骨干院校建设,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。学院建有网络多媒体教室128间,建有精品资源共享课录播室及移动播放系统,网络平台可以辅助学生学习、课程建设,进行作业答疑等。

(五)校内实践教学条件

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建设理念、软硬件设施先进性原则,把切实有利于人才培养,“双师”素质队伍建设,服务社会作为建设目标,把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潜能开发作为宗旨,注重开放、绿色、共享、协调发展。倾力打造集技术技能积累,岗位培训,产教研集合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。学院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,吸引合作企业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,通过虚拟和仿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,使基地非常好地承担了实践教学和各项培训任务。

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2个,其中“校中厂”3个,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4个,省财政支持建设的1个,完全可以满足各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。学院建有教育部、财政部支持的国家级“安全农产品生产培训中心”、生物技术、制药、食品加工实训基地;农业部地市级种植类教师培训基地,农业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;黑龙江省高新技术推广及人才实训示范基地,黑龙江省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,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等。

三、“双师”型队伍建设(指标观测点6711

学院在“十三五”规划中,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高、能力强、善于创新的“双师”型教师队伍作为建设目标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、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中心,以吸引、选拔、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,打造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,加大教师培训力度;加大人才引进力度;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;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;加大“双师结构队伍”建设力度;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力度,使师资队伍在数量、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适应办学和服务社会需求,保障学院内涵式协调发展。

现有专任教师252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152人,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3人(其中正高级39人),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2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。学院积极建设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,企业兼职教师库现有117人,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时酬金近三年平均11.96万元。

1 任课教师结构比例

 

2 任课教师学历结构比例

3 任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

学院靠制度和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、技术研发、业务进修、企业锻炼等工作和培训;鼓励支持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、课程改革、实训基地建设、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实践等教学工作,逐步打造出一支“双师”结构和“双师”素质并重的师资队伍。

4 近三年生师比统计图

 

5 近三年双师素质比例统计

四、专业人才培养

(一)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

1.创新实施“校企轮换,三循环周期”人才培养模式

为培养符合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型农业人才,植物保护专业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施了“校企轮换,三循环周期”人才培养模式,即135学期(非农业生产季节)在学校学习,246学期(农业生产季节)在企业带薪实习。每经过一个循环周期,学生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都提升一档,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,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。

1)“校企轮换,三循环周期”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情况

“校企轮换,三循环周期”人才培养模式自开始实施以来,平均每年约有180名学生到企业去实习,从而形成了系统而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。目前,合作企业中已有37家正式成为我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其中,外企6家,国内大型企业3家,国内中小型企业28家。

每年校企合作的内容有: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并与三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;学生带薪到企业实习;企业人员到我校对学生、教师进行培训讲座;我院教师为企业员工培训;共同研发农业新技术、新产品并推广使用。为农资企业,特别是区域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,并推动本区域内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6 “校企轮换 三循环周期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

2)实施“校企轮换,三循环周期”模式效果

1)提高了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

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项目的实施,专业队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,学历层次、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,服务能力水平等都有提高。已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、教学水平高、实践能力强的“双师”教学团队。

2)提升了专业实力

依托植物保护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成立了“佳木斯拓荒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”。公司在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到目前为止,已经申请了三项专利,其中一项已投入生产。

3)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

“校企轮换  三循环周期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,使学生的职业能力、社会能力、方法能力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。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%。两个专业招生数量在我省同等院校当中居首,很多企业主动要求和我院订单培养。

2.推进实施“订单培养”模式

学院在所有招生专业中大力推进“订单培养”,现在订单培养的学生人数1100多人。各专业与知名企业签订了多个冠名订单班,如“拜耳班”、“京博班”、“博伦特班”、“华信班”、“青鸟班”等。学院、学生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按企业用工标准要求,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,组成若干冠名订单班。订单培养针对性强,便于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,练就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,学生和企业都很欢迎。订单模式既提升了教学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,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技术技能人才,实现了校企双赢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2017-2018学年下学期实习实训精彩剪影
下一篇:学院领导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



地址: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胜利东路248号
联系电话:0454-8305889
版权所有: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